1974年,时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到荆州视察,荆州的干部们忙不迭地热情接待他。然而,杨得志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:“侯礼祥现在怎么样了?我打算顺便去看看他。”这让在场的干部们一时间感到迷惑。
经过一番打探,荆州军分区的司令员才了解到,杨得志口中的侯礼祥,正是他多年的老战友。于是,杨得志决定亲自去探望这位曾经生死与共的朋友。然而,当他到达侯礼祥的住处时,竟发现这位曾经的战友不仅没有房子可住,甚至生病了也没有钱买药。杨得志当场勃然大怒,严厉质问江陵县委:“你们怎么能这么对待我的老战友?他可是我命悬一线时的救命恩人!”
那么,侯礼祥为何沦落至此?他与杨得志又有怎样的深厚情谊呢?让我们追溯到那个年代。
展开剩余87%1912年,侯礼祥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,家境在他小时候还是不错的,甚至有些余钱供他上了四年的私塾。然而,15岁那年,他的父母因病相继去世。为了治病,家中的积蓄已全部花光。为了给父母办丧事,侯礼祥不得不卖掉了家中唯一的房产。
失去了依靠的侯礼祥,无奈地踏上了前往荆州的旅程,打算在那里找一份工作。然而,当他到达荆州时,早已身无分文,饥饿使得他面容憔悴,衣衫褴褛,几乎没人愿意雇佣他。幸运的是,一个心地善良的乞丐朋友,在得知侯礼祥的困境后,帮助他介绍了一份在武汉招待所做服务员的工作。
尽管侯礼祥终于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温饱,但他心中却有一个疑问:这位乞丐朋友,既然能帮自己找工作,为什么自己却依然过着乞讨的生活?不久,侯礼祥得知了朋友的真实身份——他是一名共产党员,帮助自己不仅仅是为了救济,更是为了将他引入共产党的队伍,壮大革命力量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侯礼祥通过了组织的考验,1928年5月,他被派往江西执行任务,正式参与了革命事业。1929年3月,侯礼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革命战士。入党介绍人是红三军团五师十四团五连的连长彭绍辉。
1934年10月,侯礼祥参加了红军长征,凭借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,迅速从班长升任排长,再到连长。到1935年5月,他已经成为红一军团一师一团的营长。在执行任务时,侯礼祥曾带领17名战士强渡了敌军认为是天险的大渡河。然而,由于他刚加入部队时登记名字时发生了一个小错误,部队将他的名字写成了“李祥”,尽管侯礼祥多次尝试纠正,但因为当时战乱不断,名字未能更改,最终大家也都习惯了这个名字,而他也渐渐放下了对这个小小错误的在意。
然而,命运弄人,由于名字登记的失误,侯礼祥的身份在后来的战斗中成了一个障碍,特别是在寻找党组织的路上。1935年9月,在腊子口战斗中,国民党占据了有利地形,企图围歼红军,红军遭受了严重损失。杨得志也在战斗中受伤,幸得侯礼祥不顾生死将他背出了敌人的炮火,因此侯礼祥被杨得志视作救命恩人,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。
侯礼祥在长征途中还参与了飞夺泸定桥等重要战役,因屡次冲锋在前,他先后五次受伤,甚至两次命悬一线。最危急的一次,是在四川小河镇,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脖子,幸亏没有伤及大动脉,侯礼祥得以奇迹般生还。
长征胜利会师后,侯礼祥因伤被送往后方疗养。康复后,他被派往红一师担任十三团团长,而此时杨得志已调任红二师师长。1937年,侯礼祥进入了抗日军政大学学习,并在1938年担任八路军总部警备第一团副团长。
然而,战争的伤痛和岁月的折磨让侯礼祥的身体逐渐崩溃。1939年,因重伤,他被安排在后方休养。1940年底,侯礼祥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江陵,生活轨迹发生了转折。
他在家乡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,开了一家牌铺维持生计。生意逐渐红火,他的生活也安定下来。然而,命运再次对他开了一个玩笑。一些心术不正的人趁机盗走了他存放在床底下的所有重要证件,包括他加入共产党和参与革命的证明。侯礼祥本打算等身体恢复后,继续为革命工作,但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无奈至极。
尽管如此,侯礼祥并未放弃。江陵县委书记魏西在得知侯礼祥的困境后,决定帮助他办理补充的身份证明,并为他安排了地下工作,派他去监利县进行联络工作。然而,命运再次与他作对。1940年4月,地下党组织在监利县被国民党发现,侯礼祥的接头人被杀害,而他也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。
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隐匿后,侯礼祥听说张秀龙的部队来到了湖北潜江县,便连夜赶到。然而,由于没有身份认证,张秀龙对他心存疑虑,未能信任他。最终,在长时间的无奈等待后,侯礼祥得到了回归党组织的机会。
新中国成立后,侯礼祥回到了家乡,开始过着平凡的农民生活。然而,曾经的往事却成为了他人生的阴影。有人揭露了他曾经加入国民党的经历,村民们也开始怀疑他是否真是革命者。尽管侯礼祥极力解释,但依然无人相信。
1961年,侯礼祥写信给曾经的领导杨得志和杨勇,寻求帮助。两位领导收到信后,震惊于侯礼祥的遭遇,并立即写信证明他曾是长征中的英雄。遗憾的是,当侯礼祥将这封信拿给当地干部看时,却遭遇了更大的阻力。由于种种原因,侯礼祥始终未能恢复身份,直至1974年,杨得志再次想起了这个曾经的战友,并亲自为他讨回公道。
然而,尽管杨得志为侯礼祥出面,恢复红军待遇依然需要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查。直到1975年1月,侯礼祥最终恢复了红军待遇,生活逐渐安稳。然而,虽然他衣食无忧,过上了好日子,心中却始终有一丝遗憾。因为,组织并未恢复他共产党的党籍身份。
侯礼祥最终放下了心中的怨念,曾叹息道:“没关系的,等我到了地下,还要去找毛主席,告诉他,我是一名共产党。”1991年冬,侯礼祥安详辞世,享年80岁。
——参考文献:江陵县人民政府:《江陵名人》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台,炒股平台杠杆,十大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